微信:15368827170 |
-
阿昌族户撒刀的锻制技艺: 柔可绕指, 削铁如泥
2021-04-19 20:35:33 阅读 评论 -
阿昌族锻制技艺流传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户撒乡,主要集中在潘乐、户早、隆光、相姐、明社、曼炳6个村。户撒刀也叫阿昌刀,因户撒乡主要是阿昌族聚居区而得名。
户撒刀是阿昌族人智慧的结晶,其先民在唐代就掌握了锻制和铸造铁器的要领,主要制作简单粗糙的生产工具。1328年 —1398年(明洪武年间),沐英西征时曾留下一部份军队驻守户撒屯垦,他们将打制刀具的技术传给了阿昌同胞。“三征麓川”(1441-1449)时,为保证兵器供应,明朝随军工匠把兵器制作工艺传授给阿昌族,使户撒阿昌组乡成为在保卫滇西边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兵工厂”。
在此后的600多年里,阿昌族人吸收了汉族的兵器制造技术,形成独特的户撒刀锻制工艺,有“柔可绕指,削铁如泥”之誉,一度这种刀成为南丝绸古道上的抢手货。明末清初走向成熟,民国年间生产达到鼎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曾在缅甸组建过一支景颇族军队,每个战士配备一把式样特别的战刀,叫做“戈勒卡”,在与拿破仑军队作战中,户撒刀屡立战功,此刀即出自户撒阿昌族名师之手。1990年,户撒刀制作名师用自己独特的工艺锻造了象征民族腾飞的“九龙”指挥刀,该刀被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的指挥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阿昌刀不但没有离开我们的视线,反而在兼收并蓄中不断精进,现已发展出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性工艺品三大类、120多种,远销缅甸、泰国、印度、日本、欧美等国。
户撒刀种类繁多,工艺特别,有背刀、砍刀、腰刀、藏刀(专为藏区生产)、匕首、宝剑等近百种花色品种,工艺方面以背刀和藏刀最为精巧和典型。而其中又以户撒背刀优美古典外形和内在品质深受国内外手工工艺品收藏者的青睐和赞赏,这些手工刀具部分采用云南和缅甸本地的名贵木材楠木、红木、大叶紫檀、鸡翅木、乌木等纯手工雕刻而成,因而极具收藏价值。
一把好的阿昌“户撒刀”,从选料到成型,无处不倾注着工匠们的心血,他们继承了阿昌族几百年来的传统工艺,又对刀具的制作不断创新,他们严格选料,精心制作,刀具一般都采用上好的弹簧钢、炭素钢等;鞘和柄,也选用好材,下料前仔细琢磨,量材使用。锻造时大锤、小锤、钳子配合默契,边烧边锻。每种刀具的形状、厚薄、长短、宽窄都力求恰到好处。淬水时,十分讲究火候、水质,使刀刃硬度适中,锋利耐磨;接下来还要精心修饰、打擦、装配。高档的刀叶上都要刻上“双龙抱柱”或“二龙夺宝”等图案,配上铜鞘、铜柄,使之金光闪耀,光彩夺目。
但是,在外来文化和社会经济转型的压力下,户撒刀制作的传统技艺和设备有被现代机械及原材料替代之势,加上老艺人年事已长,后继乏人,阿昌族户撒刀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急需抢救和保护。
试试用"←"或"→"方向键快速翻页把 (^o^)/
微信:15368827170 |
- 搜索
-
- 热门图片
- 最近更新